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最高人民检察院 | 正义网
当前位置:首页>>图片传真
人与青山两不负,打造生态修复新路径
时间:2023-12-2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


“生态修复不应是单纯的植树造林,在为山林荒地复绿的同时,更要为乡村振兴造血。”近日,德兴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联合德兴市人民法院、林业局、万村乡人民政府为乡村振兴助力,促进乡村经济发展,实现社会、经济、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的“三效”统一,探索“补植复绿+乡村振兴”生态修复新路径。



2023年11月中旬,德兴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在依法履职办案过程中发现,位于德兴市万村乡杨林洲村的“来龙山”山场在未获得林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,被李某擅自进行平整用于建设养猪场,严重破坏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。12月初,该院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。被破坏的林木不能死而复生,受损的生态环境需要尽快得到恢复。为此,德兴市检察院坚持生态修复的司法理念,坚持“谁破坏、谁修复;谁破坏、谁补偿”的原则,向李某追究生态修复责任。

然而,补植复绿的大多为“景观林”,功能单一,且很难产生经济效益。为了有一个既能坚持生态优先,兼顾经济效益,在恢复生态的同时又促进乡村发展的解决方案,走“补植复绿+乡村振兴”生态修复新路径的创新思路应运而生。



据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介绍,在寻求了林业专家的技术支持后,根据万村乡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,补植复绿工作将选用油茶树种和雷竹笋,用于种植特色经济林,产生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,用于乡村振兴工作。

万顷山林,满山青绿,这是德兴的生态底色,也孕育了德兴的富民产业。以良法善治推动生态“含绿量”转化为发展的“含金量”,“绿水青山”就是“金山银山”,更是老百姓的“幸福靠山”,这是德兴市人民检察院做好的新时代答卷。

大道如砥,逐绿前行。在生态破坏公益诉讼案件中积极适用“补植复绿”实现惩治违法犯罪、修复生态环境、赔偿经济损失的“多赢”效果的同时守住生态红线,释放生态红利,真正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这也正是公益诉讼中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的目的和意义。



文字:方健宇、张晓云

编辑:方健宇




  德检动态   更多>>  
·以"督"促改 ,德兴检察开展整改”...
·检警携手培训 共筑未成年保护防线
·德兴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面从严治...
·德兴市人民检察院开展“3·15”普...
·公开听证凝聚治理合力 公益诉讼清...
·两会看检察 |一图读懂2024年德兴...
  检察要闻   更多>>  
·最高检调研组在陕西榆林调研
·最高检党组第四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召开
·最高检部署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全国...
·最高检部署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...
·最高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·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...
  媒体传真   更多>>  
·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...
·习近平将对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柬埔...
·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...
·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
·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高...
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...

地址:江西省德兴市银城镇朝阳路73号

邮编:334200   电话:0793-7518702

技术支持:正义网  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